肝脏的脂质合成(de novo lipogenesis,DNL)在维持脂质稳态中扮演关键角色,其失调与多种代谢疾病密切相关。尽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对肝脏DNL的调控已被广泛研究,但在禁食-进食转换过程中,其他调控因子仍待探索。
2025年7月16日,清华大学王一国团队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张晶晶团队合作在《自然通讯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杂志在线发表题为“脂肪因子PRXL2A抑制雄鼠肝脏脂质合成(Adipose tissue-derived PRXL2A suppresses hepatic lipogenesis in a study with male mice)”的研究论文。研究发现雄性小鼠模型中脂肪因子PRXL2A通过结合肝脏受体PTAFR,激活AMPK信号通路,进而抑制肝脏脂质合成。
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禁食与进食状态下血浆分泌蛋白,鉴定出PRXL2A作为一种新型脂肪因子,在禁食期间分泌显著增加。功能研究表明,PRXL2A能够有效抑制肝脏的DNL,减少肝脏脂质堆积。PRXL2A与肝脏细胞表面的PTAFR结合,触发细胞内钙离子动员,进而激活能量代谢调控核心分子AMPK。AMPK的激活进一步抑制了脂质合成关键转录因子SREBP1的活性,从而降低肝脏DNL相关酶的表达,减少脂质生成。敲除Prxl2a或Ptafr基因的小鼠均表现出肝脏DNL增强和脂质堆积,证实了该通路的必要性。除此之外,研究团队发现,外源性补充PRXL2A可显著抑制肝脏脂质合成,提示其可作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潜在治疗分子。
该研究首次揭示脂肪组织分泌的PRXL2A通过PTAFR-AMPK-SREBP1轴远程调控肝脏脂质代谢,拓展了“脂肪-肝脏”器官间通讯的认知(图1)。PRXL2A的补充疗法或可成为代谢综合征、肥胖相关脂肪肝的新干预手段。

图1:PRXL2A-PTAFR-AMPK 信号轴调控肝脏脂质代谢
新葡的京集团8814王一国教授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张晶晶教授担任共同通讯作者,清华生命学院2018级博士生李志远(已毕业)、2017级博士生田征(已毕业)、在站博士后石晓柳为共同第一作者。此外,王一国实验室隆艾君博士后(已出站),2023级博士生王亚卓,以及湘雅二医院的2022级博士生杨艳,2023级博士生王雅琪均为本研究做出了贡献。本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、清华大学笃实、科技部、清华-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、武汉英纽林-清华海峡研究院和湖北时珍实验室的经费支持。
原文链接:
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467-025-61963-z